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由中國發明協會指導,澳門創新發明協會主辦,是中國澳門地區最具規模及影響力的創新發明展,也是一個聯結全國、溝通世界的國際創新發明交流平臺。據悉,2025年第13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將以線上+線下 的形式進行,并設置了三類項目的比賽評選,分別為 創新發明項目、創意作品、 科技繪畫 三類作品。
為幫助參展單位及個人更詳細地了解此次展會,更好地完成展會報名,現就參展時間、參展地點、參展項目要求等關鍵問題進行梳理,供大家參考!
參賽條件
1、近1年(2024年9月以后)完成的具有新穎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的發明作品和創新性、先進性、啟迪性的創意作品(必須有實物)。
2、不接受科學研究論文類作品參賽。
3、參賽類別:
1. 航天太空 |
11. 家居用品/嬰兒用具 |
2. 漁/農業 |
12. 工業設計/編程 |
3. 衣物織品 |
13. 訊息技術/多媒體視聽設備 |
4. 運輸 |
14. 機械設備 |
5. 生物 |
15. 原物料 |
6. 建筑 |
16. 醫療/護理/特殊護理儀器 |
7. 中西醫儀器 |
17. 辦公用品 |
8. 化學 |
18. 印刷包裝 |
9. 教育用品 |
19. 運動 |
10. 環保/能源 |
20. 軍工 |
注意:不接受健康食品、食品及藥品類作品報名。
4、曾參加過本會歷屆發明展的作品均不能再參賽(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新及改進的作品除外)。
參賽形式
1
分為企業/個人組和學生組兩個組別。企業、個人及學生均可報名參賽。
創新發明作品項目評分標準
視頻解說(40%)
01
作品研究報告和作品介紹資料(60%)
02
創意作品項目評分標準
創造力(40%)
01
創新功能10%、創新性10%、科學性的應用10%、可專利性10%
可銷售性和收益(30%)
02
環保10%、市場需求5%、社會貢獻5%、外觀(形狀,顏色和大小)5%、精致5%
可操作性(30%)
03
操作10%、結構性10%、整體搭配10%
獎項設置
01
創新發明作品項目、創意作品項目及科技繪畫項目達到參展評分標準的可以分別授予金、銀或銅獎,和獲獎證書一張,如不獲獎的作品將只發參展證書一張,相關內容均以填寫在申報系統內的資料為準(下同);
02
優秀輔導教師獎: 對創新發明項目及創意項目設置優秀輔導教師獎,如參加作品獲得獎項的,輔導教師便可獲得優秀輔導教師獎證書一張,不獨名另發;
03
優秀組織獎: 凡組織十件或以上作品參展或參展的單位,均獲頒發優秀組織獎證書一張;
04
大會特別大獎: 創新發明作品的項目將按照企業及個人組別、大學組別、中學組別、小學組別,共四個不同組別,每個組別當中,各自選出獲得最高分的六個作品(必須要持有有效的專利注冊登記)獲得特別大獎,獎項包括: 國際環保大獎、國際創新大獎、國際發明大獎、最具市場潛力大獎、粵港澳大灣區大獎;
05
如果獲獎者未能親自或派代表出席頒獎典禮領取大會特別大獎時,本會將以順豐快遞到付方式寄交,而有關的費用由該獲獎者支付。
9月13日下午六時截止報名!
參展時間:2025年10月31日-11月2日
參展地點:澳門會展中心
END
往屆優秀獲獎項目介紹
◆ 哈爾濱工業大學
——《高性能金剛石同位素電池》
該項目榮獲第11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金獎。金剛石同位素電池是利用金剛石晶體構筑的半導體換能結,將放射性同位素中的射線能量吸收并轉換為電能輸出的特種供電裝置。它利用半導體工藝制備,易于與芯片集成,相比于太陽能電池來說,其不受光照影響,可以在遠離太陽的深空、無光照的深海、深林等環境中穩定輸出能量。金剛石同位素電池改變了傳統電池壽命的限制,是變革性的新型電池技術。
圖:金剛石同位素電池原理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無人機載輻射源定位儀》
該項目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天地一體頻譜認知智能實驗室提交,榮獲第11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金獎。該項目通過無人機載陣列,突破機載空間譜測向和場圖定位兩大創新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同頻多信號超分辨測向,更能對未知多輻射源進行同時高精度定位,為復雜電磁環境偵察,災難搜救,自主定位導航等重要領域提供重要支持。
◆ 廣東工業大學智能信息處理研究院
——《基于國產芯片的AI自主判圖心電圖機》
該項目榮獲第10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金獎。心房顫動是一種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會引起中風和心力衰竭等疾病。在心勝病患者中,有房顫的患者死亡率是其他患者的兩倍。對房顫信號(f波)頻率和振幅的分析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目前市面上的心電圖機無法提取微弱病理特征波形,從而進行分析。該項目研發的產品使用獨有的盲信號分離技術,可提取微弱病理特征波形,利用特有的AI算法自動對心電圖結果進行識別,并給出診斷建議,準確率高達90%。
◆ 南通紡織絲綢產業技術研究院
——《CHES-FY紡織材料手感風格評價儀》
該項目是由南通紡織絲綢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南通宏大實驗儀器有限公司、東華大學四家單位聯合研發,榮獲第11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金獎。該項目歷經3年多持續技術攻關,反復試驗驗證,采用仿生性設計,用客觀指標來取代傳統的人為手感風格評價。目前該儀器已獲2023年度南通市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并應用在東華大學、青島大學、羅萊家紡等。有力推動了紡織新產品的研發。